-
长江网讯(记者余淮)“愿我们共守清朗空间,以真实传递武汉温度,用理性凝聚城市共识,让网络成为彰显江城魅力、助力发展的正能量阵地。”10月31日上午,“网聚文明 建成支点——2025武汉市网络文明互动展示活动”成果交流会在长江日报传媒集团召开,网友吴暄现场寄语武汉网络文明建设。本次网络文明互动展示活动由武汉市委网信办指导、长江网(武汉长江新媒体有限公司)主办。座谈会上,10位活动优秀参与者与长江网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网络文明建设,分享创作心得,凝聚城市发展正能量。

图为成果交流会现场。长江网记者王海 摄
据了解,2025武汉市网络文明互动展示活动于今年6月1日至8月31日在长江网·长江平台开展,包含网络正能量作品大赛、问卷答题、意见征集三大板块,累计收集260条网络正能量作品、50多份问卷答题及30多份意见建议。此次交流会旨在扩大活动影响力,让网络文明与支点建设理念更深入人心。
交流会上,长江网主持人首先介绍了活动背景与整体情况。随后,现场播放了优秀作品,10部作品通过镜头与文字,多角度呈现武汉的城市风貌与人文温度。
摄影作品《赤霞灼江天,虹影伴塔辉》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将武汉城市自然之美与人文地标完美融合。镜头语言细腻且富有层次感,传递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为网络空间注入清新雅致的城市美学能量。
摄影作品《浪漫江滩初秋夜》聚焦武汉江滩初秋夜晚场景,以细腻笔触捕捉江风、夜色、灯光交织的浪漫氛围,以小见大传递武汉宜居、宜游的城市特质,为网络正能量传播提供贴近生活的素材。
视频作品《祖国万岁》将武汉城市发展成就与对祖国的热爱紧密结合。视频巧妙融入武汉地标建筑、交通枢纽、民生场景等元素,展现武汉在支点建设中的蓬勃生机,表达市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真挚祝福,激发网友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摄影作品《享受城市的宁静生活,发现世界的无限美好!》以轻松愉悦风格记录武汉城市中的宁静生活片段,以独特视角挖掘生活小美好,画面充满治愈感。引导人们放慢脚步感受城市生活的惬意与温暖,传递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展现武汉宜居魅力。
摄影作品《武汉土著第一次上电视塔》镜头真实自然,充满新鲜感与亲切感。将个人体验与城市地标相结合,既展现电视塔的雄伟壮观,也流露出对武汉城市发展的自豪之情,易引发本地网友情感共鸣,也让外地网友直观了解武汉。
摄影作品《又到一年跳东湖》聚焦武汉特色活动“跳东湖”,生动展现活动现场的热闹氛围与参与者的热情活力,传递武汉人热爱生活、敢于挑战的精神风貌,既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又展现武汉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城市气质,为网络空间注入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摄影作品《汉口江滩》围绕汉口江滩展开,展现江滩的四季风光、人文景观与市民活动。内容丰富全面,暗含武汉对长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成果,兼具观赏性与纪实性,为网络文明传播提供兼具美感与内涵的素材。
摄影作品《跟着AI,提前体验武汉的春暖花开》创新性运用AI技术,提前呈现武汉春暖花开的美景,将科技与城市自然之美相结合。AI生成的画面细腻逼真,传递对武汉春天的期待与热爱,为网络内容创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文字作品《华中科技大学“喻竹计划·头雁行”抗洪精神实践队开展弘扬抗洪精神主题宣讲》以纪实方式记录华中科技大学实践队弘扬抗洪精神的主题宣讲活动,详细介绍宣讲的过程、内容与反响。展现青年学子对抗洪精神的传承与践行,传递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既弘扬正能量精神,又激励更多网友特别是青年群体学习传承优秀精神。
摄影作品《楚天极目》通过摄影或文字形式展现武汉开阔的视野与壮美的景致,格局宏大,意境深远,既展现武汉的地理优势与城市规模,也传递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兼具视觉冲击力与思想内涵。
展播结束后,10位优秀作者依次分享创作故事,言语间满是对武汉的热爱与对网络文明传播的责任感。

成果交流会上,获奖作者王玉明发表创作感言。长江网记者王海 摄
有着40余年摄影经验的退休网友王玉明,已在长江发布2373条内容,累计阅读量超861万。他表示,网络文明是江城文明的“数字名片”,期待长江能进一步丰富内容形态,增强网民参与感;本土摄影师肖森炜坚守十年专注记录武汉,从《武汉,每天不一样》到《武汉土著第一次上电视塔》,他用镜头捕捉城市烟火气与更新变迁,呼吁更多人通过平台展现武汉之美;湖北大学学生张赛一则以青年视角分享创作感悟,提出青年传播者既要懂“网言网语”,更要守“主流立场”,愿以笔为犁、以屏为媒传递正能量。
长江网资深用户缪德杰寄语武汉网络文明建设:愿我们以真实为笔、温暖为墨,让网络空间多些烟火气、少些浮躁音;退休民警吴暄结合“城市观察团”经历,讲述探访武昌古城、科创平台时感受到的武汉发展脉动;插画师王存进分享用实景与绘画融合的创作方式,希望以作品打破心灵距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大学生周宸宇提及参与“青春华章,我们的”网络大思政课实践经历,期待武汉以技术赋能清朗网络空间;视频博主王睿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正在用镜头记录城市、用创意点亮网络,让武汉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被世界听见。

成果交流会上,获奖作者吴心旖寄语武汉网络文明建设。长江网记者王海 摄
摄影师张斌是长江重度用户,在活动现场对长江提出中肯建议,并表示将继续用镜头记录武汉的发展变化,捕捉城市的美好瞬间,为武汉的网络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吴心旖讲述了她作为学校红色理论学讲团团长,带领学讲团的同学们深入一线调研宣讲抗洪精神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感悟。现场互动交流时,获奖作者也分别从创作担当、生态保护、平台助力等角度,为武汉网络文明建设与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成果交流会上,获奖作者合影留念。长江网记者王海 摄
活动最后,长江网负责人为10位优秀参与者颁发获奖证书,并表示:每篇获奖作品都是武汉网络文明的生动注脚,既让市民看见身边美好,更向外界展现武汉“当好龙头,建成支点”的生机与担当,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正能量,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创作更多好的作品,为武汉网络文明建设继续增光添彩。
据悉,此次活动征集的优秀作品,或定格城市山水之美,或捕捉市民生活场景,或创新运用AI技术,或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成为武汉网络文明的生动注脚,更向外界展现了武汉“当好龙头、建成支点”的生机与担当,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网络正能量。
(值班总编辑 蔡早勤 值班主任 熊展平 值班编辑 赖俊)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