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通常所说的“高教第三城”指的是高等教育资源丰富、高等学府众多、学术氛围浓厚的城市。根据这个标准,广州、南京、武汉和杭州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城市,各有特色。
以下是这四个城市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概况:
1. "广州":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拥有众多知名高等学府,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广州的高等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但通常不被认为是“高教第三城”。
2. "南京":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著名高校。南京的高等教育资源同样丰富,但在中国高等教育城市的排名中,南京通常也不是第三。
3. "武汉":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武汉的高等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尤其在工科领域具有很高的声誉。武汉在中国高等教育城市的排名中,有时被认为是“高教第三城”。
4. "杭州":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有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杭州的高等教育资源也非常丰富,尤其在人文社科领域有很高的地位。
那么,哪个是中国高教第三城呢?
实际上,关于“高教第三城”的称号并没有一个官方的、统一的评定标准。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从历史和学术声誉的角度来看,武汉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很高,尤其在工科领域,因此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武汉是“高教第三城”。
但从综合实力和资源丰富程度

举报 -
我在武汉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对高等教育现状还是有所了解的。
京沪之外,宁汉两地高等教育布局是比较完整的,高校数量众多,学科门类齐全。从985、211和当前双一流高校数量上看,南京略占优势;从拔尖学科和优势学科分布上看,宁汉各有千秋;从本科院校数量和学生规模上看,武汉稍占上风;但科教排序更重质量而非数量,更重要的是江苏省在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额度和保障力度远远胜于湖北省(这里还未统计徐州的矿大、无锡的江南、苏州的苏州大学、镇江的江苏大学等宁外高校),这将深刻地影响两地高等教育事业的后续发展和质量。因此,我虽在武汉高校工作,但我认为科教第三城应为南京,武汉应屈尊第四。
西安的高校也很多,除西交、陕师、长安、西北等名校外,西工的军工类学科也格外突出。但受制于西北地区和陕西省较为困难的财力和相对保守的思维,发展一直乏力,吃老本多,人才流失严重,能勉力保住科教第五城已属不易。
广州(中大、华南)、成都(川大、成电)依托自身区域经济优势,大力推进本地重点高校建设,就是希望在科教地位上整体前移,现在连深圳、青岛等经济发达城市也在大搞“借鸡生蛋”的科教催生计划。
杭州(浙大)、合肥(中科大)是典型的一城一校,虽然所依托高校确实实力超强,但城市科教整体实力和学科齐备性仍有欠缺,不足以跻身国内前五。
当然,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宽至港澳台地区,香港坐拥港大,港中大、港科技等活力高校,应该属于与京沪同级别的科教城,宁汉陕蓉穗属于相对后一档次。澳门高校国际化程度很高,很受学生欢迎,但科教水平不算特别突出,且学校数量较少,所以澳门算不上科教研发大城。台湾的情况不了解,不好随意评论。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不一定都正确,纯属闲来一聊!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