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蓝梅9s7Y
				 
				5月12日,在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江汉区残疾人联合会联合青山区残疾人联合会,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指引,精心组织2025年视觉障碍定向行动和社会能力适应训练活动。来自两区的近90名视障人士及其陪护人员、残联工作者与志愿者齐聚武汉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提升视障群体的独立出行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当天,35名视障学员在全国盲人定向行走技术专家指导组成员赵文胜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视力障碍与定向行走、独立行走、盲杖简介及技巧及导盲随行等理论课程。课堂上,赵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利用听觉、触觉感知环境的方法,帮助学员建立“心理地图”。随后,学员们前往户外开展盲杖实操训练,在康复中心园区内练习规避障碍物、辨别方向和陪护人员、志愿者同步学习导盲随行技巧。同时,学员们还参观了康复中心辅具展厅,了解智能导盲设备、助视器等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拓宽了科技助盲的认知。


下午的实践环节以“无障碍环境建设体验”为重点,全体人员走进经开永旺梦乐城,通过“打卡任务”形式体验商场内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触觉标识等设施。学员们在志愿者引导下,独立完成地标建筑打开、识别商品区域、与日常生活品合影等任务,切身感受无障碍环境建设对出行的便利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家属及志愿者培训环节,围绕视力康复知识、盲人心理支持等内容展开,帮助陪护人员掌握科学的导盲随行技巧,营造家庭与社区支持网络。江汉区一位视障学员家属表示:“以前总担心他出门不安全,现在学会了专业随行方法,以后能更放心地支持他独立出行。”江汉区残联康复部负责人表示: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畅通,更是社会包容的温度。我们希望通过专业训练,让视障朋友掌握“行走的智慧”,减少家属因经验不足导致的照护压力、让志愿者学习科学引导方式,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盲人受伤。最终,帮助视障人士拓展生活空间,营造参与机会,以及帮助视障人士实现生命价值。随着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的推进,江汉区残联将以此次训练为起点,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调研及督导体验活动,为残疾人便捷出行提供有力支持。(通讯员钱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