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进博会走进地方”活动3月17日至19日在武汉

武汉 更新于:2025-03-11 12:24
  • 力兆

    3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引进来 服务双循环”进博会走进湖北活动。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陈华荣介绍,3月17日至19日,今年首场“进博会走进地方”活动将在湖北武汉举办。

    2025年首场“进博会走进地方”活动将由商务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湖北省商务厅承办。本次活动将聚焦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组织开展系列投资贸易交流合作活动,包含主题推介、专题对接和实地考察等环节,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进博会,即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2018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第八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1+5+1+6,13场经贸活动开辟湖北对外经贸交流合作新渠道

    本次“进博会走进湖北”活动将组织开展13场经贸活动,即1场主题推介会、5场线下对接活动、1场线上对接会以及组织客商赴我省6个地市实地考察,为湖北开辟对外经贸交流合作的新渠道。

    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陈华荣介绍,主题推介会将重点推介湖北市场和投资贸易环境,高效对接资源,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5场线下专题对接活动将结合进博会参展商情况和湖北省优势产业,针对大健康产业、消费品行业、汽车和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以及服务业开展产业专题交流对接。

    线上对接会依托“中银e企赢”平台,重点围绕生物医药、汽车和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消费品生产制造、服务贸易等领域,结合企业发展需求,通过线上对接方式为湖北省企业与境外客户构建联接,促成合作。活动还将安排与会嘉宾赴武汉、襄阳、宜昌、荆州、荆门、鄂州等6地开展市场考察,与相关地市高新区、自贸试验区、中法生态城、中德产业园、比亚迪襄阳产业园、两湖绿谷、中国农谷、鄂州临空保税物流中心等重点园区以及相关潜在合作企业进一步交流,让与会嘉宾直观感受湖北在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开放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与潜力,进一步增强来鄂投资信心。

    活动期间,将有来自世界500强、海内外知名企业、重点商协会和投资促进机构的200多位重要嘉宾齐聚湖北,与湖北各级政府领导、部门负责人以及众多工商企业代表共话合作、共谋发展。

    已有113家参展商报名参加“进博会走进湖北”活动

    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新闻宣传处处长高峰介绍,截至3月9日,已有113家参展商报名参加本次活动,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共78家,这些企业中,全球及中国区负责人出席的有24家。参会企业和机构覆盖进博会六大展区和创新孵化专区,主要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最多。

    据介绍,为推动对接合作更加精准、高效,活动聚焦湖北五大优势产业,前期开展了投资和贸易需求意向摸底,截至目前,已有48家展商提交了初步需求。同时,精心制定“一企一策”,提高服务对接的精细化程度和水平,还将安排外资企业和商务、卫健、经信、农业农村、发改等部门,行业商协会以及当地知名企业开展洽谈对接。

    自2021年起,“进博会走进地方”系列活动共组织1100余家次进博会参展商、投促机构和跨国公司,与地方政府、企业机构、产业园区等开展深入对接,不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助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第八届进博会将于2025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企业商业展签约面积已超过22万平方米,完成规划面积的六成以上。

    花湖国际机场累计引进签约亿元以上临空产业项目225个

    发布会上,鄂州市政府党组成员王升泽介绍,花湖国际机场累计引进签约亿元以上临空产业项目225个。英佛曼纳米材料、德玛克半导体等25个制造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康众盛等5个产业园已建成投用;度边电子、新科宇航MRO等一批产业项目也即将投产。

    借助进博会期间国内外企业汇聚的契机,鄂州将积极主动与国内外航司、物流企业、货代公司等洽谈合作,全力拓展和加密国际航线,进一步与上海等枢纽机场合作,共同开发“鄂沪快线”等特色线路。力争2025年新开和加密货运航线20条以上、总航线数突破100条,货邮吞吐量同比提升20%以上。此外,持续探索与国际物流企业在“空空中转”“空地联运”等多式联运业务方面的合作模式创新,提高货物中转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机场综合物流服务能力。

    依托进博会“国际展商云集”的独特优势,聚焦航空物流、临空制造、现代服务等临空产业,开展精准高效的招商活动,吸引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落户鄂州,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通过产业与机场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机场的产业支撑能力,为进一步推动花湖国际机场对外开放水平的持续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花湖国际机场是湖北建设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关键支撑,自投运以来,已累计开通货运航线94条,编织起了一张紧密连接国内外的空中物流网络。2024年,湖北省企业从花湖机场进出口额达203.5亿元,同比增长686.9%,带动同期湖北省外贸增速2.8个百分点,成为推动湖北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

    武汉将培育一批兼具内外贸实绩的双循环企业

    武汉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于中介绍,武汉将依托本次活动的消费创新提质专题对接活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鼓励武商、中百等商贸企业拓展海外直采业务,培育一批兼具内外贸实绩的双循环企业。同时,推动得物华中跨境物流中心仓开仓运营,支持国贸楚免拓展保税展示业务,鼓励京东等头部电商扩大在汉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

    依托大健康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发挥国药控股湖北有限公司、湖北九州医药供应链有限公司、美团等企业在生物制药和销售配送方面的优势,申建首次药品进口口岸,支持物流企业探索医药领域保税进口业务,探索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启动实施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持续深化“金关保”担保模式改革。依托服务业专题对接活动,武汉将联动鄂州,围绕花湖机场打造“进口集散枢纽+区域性消费、分销和加工”渠道,开展进口集散分拨。

    第七届进博会期间,武汉组织585家企业、1942位注册专业观众组成武汉交易团,赴进博会采购全球好货、寻找项目合作,累计成交金额达9.8亿美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朝霞)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